导读 : 近日,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没收学生电器,并在学校的篮球场上集中砸毁电器,而学校的学生被要求在现场围观并鼓掌叫好。大学生宿舍私自违规使用电器并非个别现象,也是诸多高校...
近日,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没收学生电器,并在学校的篮球场上集中砸毁电器,而学校的学生被要求在现场围观并鼓掌叫好。
大学生宿舍私自违规使用电器并非个别现象,也是诸多高校管理的共性难题。通过集中砸毁电器,对学生实施警示教育,这所大学不是头一回。2015年媒体就曾报道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采取过类似的做法,从而引起一片质疑。
没收销毁真的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吗?通过这样一次鲜活的教育活动,宿舍里的电器果真能够销声匿迹吗?恐怕这仅仅还是学校管理者的一厢情愿吧!校方为什么会在宿舍没收如此众多的电器,这些电器难道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吗?既然之前学生能够悄悄购买,那么,谁又能保证在之后的日子里不会重蹈覆辙呢?违规使用的电器是否会出现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现象呢?
教育无小事,事事皆教育。教育即生活,学校即社会。学生身处校园之中,校园里的一切都会在学生的心底打上鲜明的印迹。其实,校方集中砸毁电器,只能够给予学生以“反教育”,将暴力与戾气根植在学生的心中。而学生被要求在现场围观并鼓掌叫好,更彰显了管理者的强势与霸道,这与高校民主、自由、平等的精神追求背道而驰。如此,学生心中只能是满满的愁恨,而生发不了半点的悔意,警示教育更是无从谈起。
事实上,大学生已经成年,他们经历了十几年的教育,拥有了大量的知识,对于宿舍使用电器的危害不可能不知。学校管理如若真能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,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需求,他们也不至于顶风违纪,与学校对着干。而学校也只有从源头上入手,才能真正根治宿舍违规使用电器的难题。而其中所蕴含的教育因素,诸如规则教育、安全教育、生命教育等等,亦不能小觑,因为,对于学校而言,管理不是目的,而是通过教育的方式,达求学生的自治,使学生的品德能够得到净化与提升,如此,才能真正顺应教育的规律。
读者:许艳丽